边际贡献率如何理解?
2022-05-20 企企科技 移动报销 事项会计 项目管理 协同办公

通常通过边际贡献率来判断产品对企业的贡献能力,其中边际贡献是销售收入减去变化成本后的余额。边际贡献率是什么意思?

边际贡献率

介绍边际贡献率

边际贡献率是指边际贡献在销售收入中的百分比。边际贡献率可以理解为产品的边际贡献率,即边际贡献在每元销售收入中的比例,反映了产品对企业的贡献能力。

边际贡献是管理会计中经常使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。它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更成本后的余额,不同于毛利润。

边际贡献和毛利的区别

边际贡献不同于毛利。边际贡献=销售收入-变更成本,毛利=销售收入-销售成本(变更+固定)

一般来说,用这个公式来判断,当产品的毛利润为负时,是否应该重新生产。如果毛利润为负,但边际贡献为正,则边际贡献可以弥补固定成本的部分损失,或者可以继续生产(因为无论您是否生产固定成本,都会发生机械设备等折旧),但前提是产能过剩。如果产能饱和,毛利润为负的产品自然可以直接停产,生产其他毛利润高的产品。

边际贡献率公式

边际贡献率=(边际贡献/销售收入)×100%(1)

若为产品,则:

边际贡献率=(单位边际贡献/单价)×100%(2)

若是多种产品,则:

边际贡献率=∑((各产品的边际贡献率×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)(3)

边际贡献率通常是指产品的边际贡献率。

企企科技第二届用户大会
    相关文章

立即开启企业高效运营和持续增长之旅

使用AI驱动的企企服务业ERP实现业务、财务、决策一体化管理